Search


「我是第一批接受寬鬆教育的小孩,我們在出了社會後,受到上一代人的全面性找碴,說我們沒有競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「我是第一批接受寬鬆教育的小孩,我們在出了社會後,受到上一代人的全面性找碴,說我們沒有競爭意識、沒有危機感、無法應對意外狀況。國家擅自告訴我們周六不用上課,把教科書變薄,然後再把考試成績下降的我們當成廢物對待。」
 
 
 
《寬鬆世代又怎樣》讓我蠻震撼的部分,是它用了蠻大的篇幅,在敘述主角之一的山路,對自己的國小學生們進行屬於自己的寬鬆教育。
 
 
山路的班級裡有位對數學科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大悟,雖然班上同學都很友善待他,但注重成績的家長們開始在意,整個班級的學習進度,會因為要配合這位學生而造成延宕。
 

山路在教室裡問了全班,認為大悟有影響到自己學習進度的請舉手。

有零星的幾位同學舉手。

山路再繼續問了,那我們就不管大悟,只專注在數學課的進度上如何。

有位同學喊:「這樣大悟太可憐了!」

山路問全班,跟這位同學有相同想法的請舉手。

全班都舉了手。
 

「既然眼睛不好的人可以戴眼鏡上課,那數學不好的大悟,在教室也可以用計算機來算數學啊。」

山路問了提出這個意見的學生,如果大悟在考試中用計算機算數學,因此考得比你高分,你會怎麼想。

「那我會生氣,我也要用計算機。」

 
--
 
 
最後山路的決定,是在數學課的時候,有學習障礙的大悟會到另外的教室進行個人輔導。
 

「這樣做,並不是丟下大悟不管,是為了讓大悟能和大家一起享受學習,並且和大家一起進入社會,所做出的特別措施。」
 
「相信不久後,我們將會迎來一個讓大悟使用計算機也無妨的時代。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平等,這也才真正稱得上是所謂的寬鬆教育。」

 
 
這段有觸動到我。
 
 
對我來說,教育最難的部分,並不是指導孩子如何分辨是非,而是去指導孩子如何理解某些暫時無法得知答案的問題。

 
過往年代大人總是覺得現實社會很複雜,所以在成長到法定年齡之前,他們盡量不讓小孩接收到過多難解的資訊,「現在這個階段,你只需要好好念書。」成為了萬用的口頭禪。
 
 
長大後我們才發現,從來沒有一個大人,是真正希望你專注於功課,而對你說出這句話。大人們只是盡可能地,希望轉移你對社會上的醜惡產生過多的注意力。
 
 
於是乎,山路老師在第六集的這一系列發言,成為某種衝撞體系的誠實,同時也可能成為某些同學拼命生存下去的勇氣。
 
 
我認為這樣子的老師,在未來的世代中,會越來越多。我們必須相信,我們也只能相信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#豬大爺 經營臉書「劇評可以毒舌,待人必要親和。」; 座右銘為「生活可以質樸,飲食必要豪奢。」; 人生目標「事業可以不顧,睡眠必要充足。」
平凡上班族,專長是等待下班。 合作洽詢請寄至電子信箱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